【朝聖之路】[D3] 庇里牛斯山 Pyrénées—跨越法西邊境.漫步石楠花海

庇里牛斯山 (Pyrénées)東起地中海、西至大西洋,分隔歐洲大陸與伊比利半島,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國界。而選擇踏上朝聖之路的朝聖者們,在法國之路上首要面臨的挑戰,便是翻越氣候變化無常的庇里牛斯山,前進西班牙納瓦拉自治區(Navarre)。

📍 庇里牛斯山 (Pyrénées)

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——你一定以為我要接的是夢想,但這太像直銷了,不是我的風格——是我的多年好友,易醒體質的她每天都比我早起、梳洗完再來戳我起床,揪感心,旅伴就是要挑這種的(喂)。

出發前向 Refuge Orisson 領前一天預訂的三明治( 4-5€ ),長 12 吋左右、足以撐到下山。

才剛步出室外,冷冽的空氣立刻喚醒還在貪睡模式的細胞。昨夜下了場雨,路旁葉片和蜘蛛網上還凝結著點點露珠;今天的路途幾乎未有遮蔭,幸好雲霧繚繞著庇里牛斯山,為我們遮蔽陽光、伴隨著淡淡青草香前行。

沒走多久就遇上了牛群,這頭英姿颯爽的牛先是筆直朝著我們走來後,便率性地往地上撒了泡尿,讓我們急忙往旁邊閃開。

許多前輩都說庇里牛斯山是魔鬼關卡,如果這真的是魔鬼,我想應該也是得過選美比賽冠軍的 Miss Mountain 魔鬼吧。

有看過這麼美的魔鬼嗎?

雖然是夏季,庇里牛斯山上仍相當涼爽,體感溫度也隨著海拔上升而逐漸降低,對我這種怕熱的人來說可是福音,爬山不會汗流浹背的感覺真好。

走著走著遇到兩位當地大叔倚著廂型車在路旁聊天,他們帶的狗兒很乖巧,默默地走到我們身旁像貓一樣蹭呀蹭,還抬起頭用水亮無辜的眼神望著我們,摸了一陣有種充飽電的感覺。

位在約 14 公里處的 Pic D’Orisson 是離開 Refuge Orisson 之後的首座高峰,這兒有座聖母像位在道路左側,而且視野很好、值得小歇欣賞。

🔖 奧里森聖母像(Vierge d’Orisson / Vierge de Biakorri)

奧里森聖母是牧羊人的守護者,同時也庇護著行經這座山頭的朝聖者們。據傳在數十年前,奧里森聖母像足下的石塊曾被雷擊中、裂為兩半,但聖母像卻毫髮無傷、屹立不搖。

每年 8 月 15 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,當地人會步行至奧里森聖母像處參加一年一度的彌撒。這個傳統起源於西元 1995 年,當時一名神父感嘆位在其教區的牧羊人幾乎難以下山參加彌撒,因此選在這天於聖母像處舉行彌撒。

矗立在海拔 1,000 公尺的石堆上,歷經風霜的奧里森聖母像外表已略顯斑駁,身上掛滿信徒及朝聖者留下的飾品,周圍也擺滿花束、貝殼、旗幟等物。

🔖 餐車(Food Truck)

走著走著來到位在約 17 公里的餐車處,這裡販售水、飲料、蛋糕、水煮蛋、起司、水果等補給品,被強風吹得手冰的我們決定在這兒買杯熱可可暖手、順道蓋下法國境內最後一個章。

來自不同國家的朝聖者,以各國語言提醒此處可是抵達 Roncesvalles 前最後一個補給站。
車門上畫了接下來的路線概況,只要再爬 1 公里上坡後便是 5 公里的平路,最後再下 5 公里就抵達 Roncesvalles。

以為我們是日本人的老闆,結帳時還說了句「ありがとう」,我說我們來自臺灣、他立刻改口說「謝謝」,看來老闆也從往來朝聖者身上學到各國語言哪。

冷風吹到手腳冰冷,來杯熱可可暖手、暖心又暖胃(只可惜是塑膠杯匙)。

🔖 蒂博十字架(Cruz de Thibault)

對於朝聖者而言,位在約 18 公里處、海拔 1,230 公尺的 Cruz de Thibault 最重要的意義是作為地標、提醒朝聖者須往正前方山丘中央走。

我們走到這兒時的風超、級、大,若不戴上帽子都要被吹成瘋婆子了。

🔖 羅蘭之泉([FR] Fontaine de Roland / [ES] Fuente de Roldán)

自 Cruz de Thibault 走約 2 公里便可在道路左側看見 Fontaine de Roland,這是抵達 Roncesvalles 前最後的補水處,泉水位在中央、兩側延伸座位可坐下小歇。

Fontaine de Roland 之名源自於紀念查理曼大帝(Charlemagne)麾下、駐守布列塔尼邊界的軍事總督羅蘭(不是日本第一牛郎)。

西元 788 年,查理曼大帝領軍征服西班牙邊境,卻在帶兵返回法國、途經庇里牛斯山時,在有著茂密森林的狹窄山路遭遇埋伏的巴斯克人突擊,巴斯克人挾著地理優勢佔據上風,最終羅蘭在戰役中陣亡、葬身於 庇里牛斯山 。自此以後,羅蘭成為中世紀吟遊詩人偏愛的創作題材,而《羅蘭之歌》(La Chanson de Roland)更是現存最古老的法語文學重要著作。

由法國畫家 Jean Fouquet 繪製的 Bataille de Roncevaux en 778 /
Mort de Roland
呈現當年驚心動魄的戰役與羅蘭之死(圖片取自:Wikipedia

看著狹窄的山徑、想像當年腥風血雨的戰役,如今一切又已復歸於平靜,真是令人唏噓。

踏過位在法西邊界的羊屎小徑,來到海拔 1,332 公尺的 Col de Bentartea,不知不覺已從法國進入西班牙領土。

各、位、觀、眾!整條路都是滿滿的屎啊,走路都要戰戰兢兢的像在玩踩地雷。而且就只有這條如此密集,莫非動物也會認廁所?
看到這座石碑,表示已經進入西班牙的納瓦拉自治區(Navarre)。

🔖 伊贊多爾避難所(Refugio Izandorre)

位在約 22 公里處的 Refugio Izandorre 是急難時使用的避難所,如果遇上天候不佳、需要等待救援或天氣轉好時,便可以進來暫避一會兒。在庇里牛斯山上如有遇到緊急狀況也可以撥打 112 救難專線。

屋外掛著告示牌,提醒朝聖者們僅在急難時使用內部資源。

走到這裡,肚子也開始咕嚕咕嚕叫。一旁斜坡正對著被薄霧籠罩的山谷,我們便席地而坐、拿出從 Refuge Orisson 買的三明治,來場草地野餐。

出發時曾遇見的韓國女孩也選擇在這兒小歇,不過我們只互相微笑、打招呼,沒有多說什麼話,後來的路程便再也沒見到她了。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時候便僅止於此,短暫地交會又各自分道揚鑣。

左方小屋便是 Refugio Izandorre ,屋外草地正對著阿斯托比斯卡山 (Monte Astobizkar) ,挺適合小歇一會兒。

山巒像是牛脊般連綿起伏,舖滿或深、或淺的綠,層次豐富細膩。漫山遍野的歐石楠點綴群峰,而石楠花的花語是「孤獨(Solitude)」,多適合生長在高山荒野。

我們所走的這條紅線之所以被稱作 Napoleon,是因這是當時拿破崙進軍西班牙時所走的路線,想到這點走起來似乎多了些豪情壯志。

其實天氣好的情況下要走法國之路、翻越庇里牛斯山並不是太難,草原、丘陵、山巒、石堆、樹林、泥地、花海、成群牛羊和馬匹等,豐富多樣的地景和風貌讓人忘了路途的漫長。然而難就難在庇里牛斯山的天氣變化多端,沿途許多緬懷逝者的石碑在在提醒我們:傷亡是可能發生的。

來自巴西的朝聖者 Gilbert Janeri 在 2013 年 3 月 8 日從 SJPP 出發後遭遇風雪罹難,遺體在兩個星期後才被發現,親友為他在庇里牛斯山上立了紀念碑,願他的靈魂在此安息。
除了紀念碑外,也有不少人將已逝親友的照片帶上庇里牛斯山,能在如此美麗的地方被紀念著,也許也是件很幸福的事。

🔖 勒波耶德山口(Col de Lepoeder)

抵達位在約 24 公里處、此行最高點的 Col de Lepoeder(海拔 1,410 公尺)後,便是一路向下直往 Roncesvalles。Col de Lepoeder 是整趟法國之路的第二高峰,第一高峰位在里昂(Leon)的 Monte Irago,海拔 1,515 公尺。

看到可愛的小風機後,我們跟著指標往右下方前進。

朝聖之路上什麼組合都有,今天我們便遇到一對父母推著推車、載著孩子走法國之路,實在很好奇推著這樣的推車要如何行過顛簸的路面(但人家還是飛也似地走得比我們快、一眨眼就不見蹤影),此外也有不少人帶著愛犬一起行動。

這位西班牙先生帶著兩隻狗走,沒想到走進樹林後,其中一隻貪玩的狗兒跑得不見蹤影,直到我們和他分道揚鑣時都還未找到,真希望最後有乖乖回到主人身旁 :'(

沿途除了觸手可及的牛群、羊群和幾匹帥氣的馬兒外,我們還幸運地遇見牧羊人趕羊,羊群在牧羊人的指揮下成群往山坡前行、亂中有序,近距離被羊群圍繞的感覺,對於我這種都市長大的孩子來說特別有趣。

自 Col de Lepoeder 下山的這段路多半走在枝繁葉茂的樹林中,雖然綠意盎然、空氣清新,但不少路段都是碎石、泥土地,如果天氣不好更是濕滑危險,反而要更加小心、避免受傷。

好喜歡這種綠色隧道般的感覺,濃密樹蔭下走起來比較不必擔心曬傷。
山路健行有雙登山鞋還是挺必要的,抓地力強、不怕雨水泥濘,高筒設計又可以保護腳踝避免扭傷,弄髒了簡單沖沖就掉。身為非專業登山者,我也是出發前才到迪卡儂買了這雙登山鞋、NT$2,000 有找,便宜又好穿。

許多朝聖者第一天便是從 SJPP 走到 Roncesvalles(約 26 公里),然而我們因第一天晚上選擇住在庇里牛斯山上的 Refuge Orisson,這一天便想往前多走一點、到 Espinal 再休息。

📍 倫塞斯瓦列斯(Roncesvalles)

位在庇里牛斯山腳下的 Roncesvalles(巴斯克語:Orreaga)僅有 21 位居民,每年卻接待上千名朝聖者,而這都得歸功於組織完善的公立庇護所。

🏠 倫塞斯瓦列斯庇護所(Albergue de Roncesvalles)

這扇位在階梯上方的門便是 Albergue de Roncesvalles 的入口,我們因為沒有要住這裡、事前便沒做功課,所以不曉得這就是入口,又因為能少走一步是一步(喂)而沒走上階梯,最後反而是從另一頭繞進去。

Albergue de Roncesvalles 內有許多工作人員引導朝聖者放下背包、進入辦公室填寫表格、蓋章和入住,相當有秩序。

雖然我們沒有住在這裡,但環境整體看起來挺乾淨,又有洗衣、烘衣服務,甚至還有自動販賣機呢。

  • 地圖:https://goo.gl/maps/2mnqELz5MJhuuJFq9
  • 網址:http://www.alberguederoncesvalles.com
  • 電郵:info@alberguederoncesvalles.com
  • 時間:全年開放(14:00 後開門、22:00 後關門;08:00 前須離開)
  • 費用: 
    (1) 上下舖床位(12€ / 人 )
    (2) 朝聖者晚餐:10€(19:00 與 20:30)
    (3) 朝聖者早餐:3.5€ 不含起司與水果;5€ 含起司與水果(07:00 至 08:00)
  • 備註:
    (1) 僅能入住 1 晚
    (2) 可提前至官方網站預訂住宿,須留意要以信用卡完成付款才算預定成功。
    (3) 共有 183 張床位

蓋了章、稍作休息後,我們又整裝繼續出發。公路旁的林道平坦好走,又有樹蔭可以遮陽,但在雨天便容易泥濘不堪。

自 Roncesvalles 出發往 Burguete 方向,將沿著公路(左)旁的林道(右)前進。
不曉得是誰在指標上寫上「You are love(d)」、「Sing your song」、「Never give up」等勵志話語,走路的途中看到默默有種溫馨感。

📍 布爾蓋特(Burguete)

位在納瓦拉自治區的小鎮 Burguete(巴斯克語:Auritz)以健行步道和釣魚聞名,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(Ernest Hemingway) 名著《太陽照常升起》(The Sun Also Rises)的創作靈感來源。

(圖片取自:WTTW

西元 1924 年,海明威與友人規劃一趟釣魚之旅,並選擇短居在 Burguete、鎮日做他最愛的活動——釣鱒魚,後又啟程前往潘普洛納(Pamplona)參與奔牛節(Las Fiestas de San Fermín)。

海明威將這段經歷融入其於西元 1926 年創作的《太陽照常升起》中,書中角色 Jake Barnes 和 Bill Gorton 便是前往 Burguete 釣魚。有別於書中其他熱鬧、賓朋滿座的地方,寧靜、不受干擾的 Burguete 是相當特別的存在,被視為是自我反思的地方。而這本書的出版也讓奔牛節聲名大噪,自此成為世界各地遊客爭相蜂擁而至的年度盛事。

鎮上的教堂 Iglesia parroquial San Nicolás de Bari 小而美,前院整片樹林襯托著教堂顯得十分獨特。而 Burguete 在每年 6 月 24 至 26 日慶祝聖胡安節(Fiestas de San Juan),此外在 8 月第二個星期日也會有藝術慶典,而 9 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也有農藝慶典。

歸心似箭的我們沒有在 Burguete 多加停留,因為當時教堂並未開門,我們便只一邊讚嘆小鎮的美、一邊就這樣走過。

📍 埃斯皮納爾(Espinal)

Espinal(巴斯克語:Aurizberri)可說是座為保護朝聖者而興建的村莊,這段河谷區域曾是個盜賊猖獗、鬥爭激烈的危險地帶,直到西元 1269 年,納瓦拉國王提奧巴爾德二世(Theobaldo II of Navarre)下令修建村莊後才恢復平靜。

曾經荒蕪的地帶如今是個溫馨的小村莊。

村莊內不少房屋主人都十分用心地布置家園,有的屋前滿是薰衣草、芬芳馥郁,有的種滿各色花卉、爭奇鬥艷。

ℹ️ 銀薊(Eguzkilore)

銀薊(Eguzkilore)在巴斯克語中指太陽之花(eguzki 太陽、lore 花),是巴斯克地區常見的象徵,通常會掛在房門上、保護著家庭免受邪靈與風雨侵害。

在巴斯克神話中,女妖精 Lamiak 會在夜晚出沒並從家中帶走孩童,但是遇到掛有 eguzkilore 的家庭,Lamiak 便必須大聲數出門上花瓣的數量才能進入家門,不過 Lamiak 並不會數數,因此便無法進入門上掛了 eguzkilore 的家庭。

門上掛的植物便是乾燥後的銀薊,在巴斯克地區有許多民宅都以其為裝飾。

🏠 清風鄉村旅館(Hostal Rural Haizea)

Hostal Rural Haizea 共有三層樓,結合餐廳、酒吧(一樓)、獨立雙人房(二樓)、通舖與公共空間(三樓)。

  • 地圖:https://goo.gl/maps/YNzD2exKAkrzDQUf6
  • 地址:Barrio Santiago, 13, 31694 Espinal, Navarra
  • 時間:16:00 後入住;12:00 前退房
  • 費用:上下舖床位(15€ / 人)、朝聖者晚餐(10.5€ / 人)
  • 備註:附設酒吧、餐廳,有洗、烘衣機

我們選擇住在通舖,房內僅有我們一行 9 人和一對來自比利時的夫妻。浴室和洗手間也在房間內,環境整體來說算相當乾淨,也有附設洗衣房可以洗、烘衣服。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 WIFI 始終連不上,這趟旅程不少地方都是「假 WIFI」,有帳號、有密碼,也連上了,但就是沒網路(嘆)。

拖著沉重步伐到了住處後便忙著充電、洗澡、伸展、洗衣的例行公事。

朝聖者的日常很規律,起床、梳洗、吃早餐、走路、吃午餐、走路、充電、洗澡、洗衣服、吃晚餐(還有喝酒)、睡覺,也許就是過得如此規律,才讓人從中找到平靜吧。

晚餐時分,我們 8 位女子被安排在餐廳內唯一的圓桌用餐,在歐洲能看到圓桌真是難得。朝聖者餐多半由大量的碳水化合物(馬鈴薯)及蛋白質(雞肉)組成,便宜又飽足,但較少有蔬菜類,即便有也數量不多。

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航空管制員 Bryan 自從昨日在 Refuge Orisson 遇見我們後便印象深刻(多虧那一曲「小城故事」,他老兄一直吵著要我們再多唱幾首歌;這回我們帶動唱了「王老先生有塊地」,全場一起「依呀依呀唷」——效果可好的),唱歌喝酒還不夠,晚餐後 Bryan 邀請我們幾人到酒吧續攤聊天,雖然眼皮沉重,還是去擔任親善大使(兼口譯員)的角色。

西班牙拉瓦納自治區生產的紅酒,西班牙文的紅酒叫「Tinto」、白酒叫「Blanco」。

多虧酒精加持,雖然拖著疲憊的身軀還是聊得頗開心,從飛機聊到重機,從澎湖聊到 Okeechobee 湖,但酒終人散上樓後,全寢的人都已就定位要睡覺,我還沒洗澡哪(吶喊)

快速洗了澡後,也不管長髮未乾、倒頭就躺,反正一覺醒來總是會乾的吧,就跟路走著走著總是會到的一樣。

當房內靜默下來後才發現,比利時夫妻睡的上下舖似乎螺絲沒旋緊、三不五時便發出聲響,只好尷尬地笑稱這是張「talking bed」。床架搖晃聲和陣陣打呼聲組成鄉間搖籃曲,好在我哪都能睡,以前總覺得自己太能睡,走上朝聖之路以後才發現,能睡就是福啊。

2019.08.19 [D3] Refuge Orisson-(Roncesvalles)-(Burguete)-Espinal
本文內容皆是由我撰寫、翻譯,如果有錯誤或過時之處,歡迎你留言或來信和我分享 : )
圖片如未有標示來源,皆是由我拍攝,如有引用請標示出處。

【朝聖之路】法國之路銜接北方之路到世界盡頭行程、住宿、預算
【朝聖之路】[D1] 聖讓皮耶德波爾 SJPP —法國之路起點.落腳中世紀山城
【朝聖之路】[D2] 奧里森庇護所 Refuge Orisson —夜宿庇里牛斯.雲霧繚繞指間
【朝聖之路】[D4] Espinal-Zubiri-Urdániz—踏上礫石山徑.沉浸鄉村風光
【朝聖之路】[D5] Irún-Hondarribia-Hendaye—北方之路起點.遊走邊境雙城
【朝聖之路】[D6] 聖塞巴斯提安 San Sebastián—絕美貝殼海灘.星級美食匯聚
【朝聖之路】[D7] San Sebastián–Orio–Zarautz–Getaria—穿梭葡萄園林.飽覽山海風光
【朝聖之路】[D8] Getaria–Zumaia–Deba—漫遊濱海三鎮.體驗鄉間風情

Buy me a coffee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你請我喝杯咖啡,讓咖啡因昇華成持續寫作的動力吧(笑)

Share